阅读分享:《设计幸福》

这本书的作者保罗·多兰独辟蹊径,他把自己所擅长的经济学,跟研究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学结合了起来。
通过这本书,他想告诉我们,幸福不是可遇不可求的,而是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达到。所以这本书的名
字叫《设计幸福》,言下之意,你可以通过设计你的行为,设计你所处的环境来让自己幸福起来,让身
边的人幸福起来。

一、幸福感的两个要素

幸福和快乐是什么关系?
幸福肯定跟快乐有关,但是又不仅仅是快乐。过年的时候,一个大家庭三代人或者四代人聚在一起吃
一顿团圆饭,这是很幸福的,也是快乐的。如果没有了欢声笑语,也根本谈不上幸福。但是光有快乐
也未必感觉到幸福。举例来说,玩游戏是快乐的,但是玩游戏能不能让你感觉幸福呢。

幸福主要包括两个元素,一个是快乐,一个是意义感。两者缺一不可。
一件事虽然让你快乐但如果你感觉不到它的意义,你会觉得空虚,一件事情很有意义但是让你很不快乐,你也没法忍受下去。所以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是最好的。

在我们传统的文化里,过于强调艰苦奋斗,甚至歌颂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,其实不太对。所谓头悬梁、锥刺股,
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,但是真的要这么艰苦的学习,有几个人能做得到?如果大家都认为学习必须非常艰苦才
能有所成就,那么必定,最后结果就是,大多数人都会中途放弃,因为人天性就是懒惰的,就是怕吃苦的,你
怎么战胜自己的天性呢,太难了。那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想呢,为什么学习不能是快乐的呢,为什么工作不能是
快乐的呢,为什么不能把痛苦转化为快乐呢?

你只有学会快乐地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,这件事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,你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取得一些成绩,你也才能体会到幸福。

当然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事情较难两全。有些事快乐多一点,有些事意义多一点,有些事你可做可不做,有些事你不得不做,也不能因为不快乐就不去做。

有一个调查,在美国,访问了13000人,询问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,主要做些什么事情,以及做这些事情有什么样的感受。一共有4个问题:

  • 这件事情大概每天要花上多少时间,比如做家务,每天可能要花一个小时
  • 做这件事情是你自己单独做,还是跟其他人一起的
  • 做这件事,你的快乐感受是多少,你需要打一个分,从0分到6分,0表示完全不快了 6表示非常快乐。
  • 你觉得这件事情有多少意义,也是0-6分

有趣的结果:

  1. 同样一件事情,单独一个人做和跟别人一起做相比,快乐分值和意义分值的变化。从整体来看,一起做的事比单独做的事,快乐分值增加了0.4,意义分值增加了0.6,也就是说,和其他人相处技能增添你的快乐,又能增加你的意义感。
  2. 人与人之间对同一件事情的评分差距有时也会显得很大。有些人,他做什么事都是意义感强于快乐,比如看个电视他也会觉得有意义,所以可以给他们起个外号,叫“意义感引擎”。还有一些人,正相反,做什么事都能感觉到快乐,感觉是一种享受,但是对意义感不敏感,这种人,也可以给他们一个外号叫“快乐机器”。当然这两种人都是少数,大多数人属于平衡者,他们就比较正常,该快乐的时候快乐,该有意义感的时候有意义感。

思考:为什么有些人与众不同,会成为“快乐机器”或者“意义感引擎”呢?

拿上班来说,大多数人对上班的打分,都是意义感分数高一点,快乐分数低一点,但为什么少数人
会把快乐分数打很高,认为上班也很快乐呢?这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,这些人的关注焦点不一样。
如果一个人在上班的时候是,把他的观众焦点都放在那些有意思、有趣味的、有挑战性的部分上,
那么他就能体会到更多的乐趣。

观点:客观上同样的一件事情,当事人关注的点不同,那么获得的主观感受,也会不同。

一般人会认为,我们的感受是被动产生的,是不同的事情决定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。失恋了肯定要悲痛欲绝,中了奖一定是欣喜若狂。但是我们忽略了我们的主动性,我们选择和加工不同生活事件对于我们的影响。

我们所任何一件事情,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,看的角度不一样,你得到的感受就不一样。
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,你去一家餐馆用餐,不同的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,有些人对菜的口味很
挑剔,有些人对服务态度很敏感,有些人在意的是装修和气氛,有些人最关心的是价格是不是
实惠,而有些人专门找茬,哪个地方做得不到位他就盯着不放,耿耿于怀,那显然幸福感就不
一样。但是还有些人活得很通透,他说吃饭嘛,菜好不好吃,服务是不是用心,装璜是不是体
面,价格是不是公道,都不太重要,重要的是你和谁吃。如果你是跟你喜欢的人一起吃,或者
非常默契合拍的人一起吃,那么你就会很开心,也觉得很有意义了,那就会很满足,这样的人,
应该就比较容易幸福吧。

结论:幸福是由两个基本组成成分,一个是快乐,一个是意义感


二、两种思维的表现形式

僵固型思维:

  1. 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,害怕别人评价自己,给自己下一个不好的标签;
  2. 喜欢贴标签,自己给自己一个标签,认为自己在某些事上就是不行;

成长型思维:

  1. 做一件事算不算成功,不是跟别人去比,而是跟自己的过去比,如果这件事情我比过去做的好,我就是成功了。

三、两种思维方式对学业与事业的影响

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人,对于成功和失败的看法截然不同。

3.1 如何看待成功

  • 成长型思维的人对一件事算不算成功,不是跟别人去比较,而是跟自己的过去比,如果这件事情我比过去做的好,就是成功;

    例如:一个差生每次都考最后一名,经过一段时间努力,他还是考了最后一名,但是他的成绩
    却提升了十分,但难度没有变化。在成长型的思维角度来讲,这就成功,因为他比之前进步了。
    但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思考角度来讲,这个学生排名没有变化,仍旧是最后一名,便认为算不
    上成功。
    如果这个差生具备成长型思维,便会认可自己10分的进步,那么沿着原来的势头继续努力,下
    次考试就会继续提高自己的分数,达成多个阶段性成功。反之,僵固性思维往往会因为挫败而
    失去继续努力的勇气。
    短跑千年老二加特林在一段采访中,记者问加特林:因为博尔特的存在,你总是拿不到冠军,
    你是怎么看的。加特林回答:我感谢博尔特,因为他提高了我的比赛成绩,如果没有博尔特
    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,我不会跑这么快。我特别感谢他能在比赛场上,从来没有跌倒,从来
    没有打滑,从来没有失误,这激励着我竭尽全力地去完成比赛。
    
  • 僵固型思维的人,认为自己的成功就是别人的失败,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,这是一种零和博弈;

       例如:足球比赛中,有一方的运动员恶意犯规,故意把对方的最核心的球员给弄伤了,
    最终赢得了比赛。用这种方式来赢得比赛,这是很糟糕的。胜负的重要性不能凌驾于
    体育精神之上。如果一个运动员的眼里只有胜负,那么他也许能够偶尔地赢得一次两次
    的冠军,但是很难长期地处于巅峰的位置。
    一个僵固型思维的人,一旦已经拿到了比赛冠军,那么他的训练的刻苦程度就可能会下降,
    因为他已经达到目标了,无法持续的获得进步。成长型思维则反之,C罗、科比便是楷模。
    

    成长型思维来看待成功与否,是更有利于一个人取得持续的进步的


3.2如何看待失败

  • 成长型思维的人,失败能给自己带来动力,失败能够带来经验和教训,同时失败也是一记警钟,能让自己焦躁的心态平复下来,好好的审视自己。

        迈克尔乔丹,回归后的第一个赛季,他带领的公牛队,在季后赛中早早淘汰,在东部半决赛
    中输给了魔术队,这对于篮球之神乔丹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失败,也让很多球迷感到失望。
    于是乔丹公开作出了反省,他说:“你不可能离开又回来,还想继续称霸篮球,从现在开始,
    我将从身体到身心上都做好准备”。果然,从紧接着的这个赛季开始,公牛队又连续三次获
    得了总冠军,上演了二度辉煌。
    乔丹在失利之后的这番感言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,一个已经走上巅峰的人,他还在自我反省,
    还在追逐进步,这是乔丹之所以为乔丹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    
  • 僵固型思维的人来说,失败就是失败,失败是耻辱,是自己无能的证明,所以他要做的是竭尽全力地避免失败。要避免失败,那么免不了就要回避一些具有较高风险或者成功几率渺茫的事情,如果长期避免这些事情,那么他的实力就很难有大的提升。


3.3 成长型思维对人际关系的影响

  • 情侣关系

        很多人期待一见钟情,期待真爱,他们设想一份纯正的感情应该是完美无瑕的,他们会想热
    恋中的人肯定是水乳交融,他们认为爱一个人就会应该包容他的一切哪怕是缺点也都是优点。而这
        些想法都是僵固型思维模式导致的。
    “爱一个人就应该包容他的一切”这句话来说,如果你这么想的话,那么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推理,
    你也会期望对方也来包容你的一切,如果他不能包容你的一切,那么是不是你就会有怨言,就会觉得
    受委屈了呢?
    

按照成长型思维,你要做成一件事情,就要付出你的努力,你本来是什么样子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,在一点点的进步。

那么对于亲密关系也是这样,你不能以为你找到了你的真爱,接下来你就不需要为这段关系付出努力了。恰恰相反,越是你期待高的关系,你越需要付出你的努力,来经营这段关系。两个人之间再匹配合拍,再琴瑟合鸣,毕竟还是两个不同的人,有各自不同的背景,不同的经历,不同的喜欢,那么两个人相处起来就一定会有不一致的地方,那就免不了会有摩擦和冲突。这个时候,你需要做的事,就是积极地处理和化解这些摩擦,用你的智慧和耐心去化解,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,马上把这段关系定性为糟糕的、错误的。

在卡罗尔•德韦克看来,僵固型思维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贴标签。那么对于一段亲密关系,不论你认为它是完美无瑕的,还是糟糕透顶的,都是一种武断的贴标签的行为。而真正的常态,应该是在不完美中共同成长,在摩擦中磨合,让这段关系从稚嫩走向成熟。


处理情侣关系的误区:

    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实际上有六种形象,哪六种呢?第一个是你眼中的自己,第二个是你眼中的
你的伴侣,第三个是你期望你的伴侣眼中的你,第四个是你伴侣眼中的他自己,第五个是你伴侣眼中
  的你,第六个是你伴侣期望你眼中的他。在亲密关系中,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矛盾,就在于,这六个形象
都不一样。比如说,你眼中的自己,跟你伴侣眼中的你很不一样,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。

那么怎样减少不同形象之间的差异呢,那就只有通过沟通。把误解消除掉。但是如果没有带有善意的、有效的沟通,那么两个人之间的误解就会越来越深,他们就永远无法达成一致,而是用争吵或者冷漠来加深矛盾。

所以在亲密关系中,你们最需要提防的就是这两个隐含假设,一个是心有灵犀,一个是默认达成一致。千万不要以为,感情是不需要付出努力的,不要以为两个人在一起,要么是真爱,要么是错爱,实际上没有这么绝对的事情。人是可以改变的,可以成长的,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成长。一个理想中的亲密关系,就是两个人既能认识到对方的优点和不足,同时又能在这种不完美中找到平衡,并且两个人能够相互扶持、相互鼓励,实现共同成长。你应该这么想,你跟一个人谈恋爱,跟他朝夕相处,你想要的东西并不仅仅是拥有他,你还能获得自我的成长,在两个人关系的磨合中,你的心智会更成熟,你会更善于处理矛盾,你会更懂得沟通和表达,这都是必要的成长历程。


朋友、同事关系

    在日常交往中,经常能够发现两类特别不一样的人。一种人是咄咄逼人的,这种人有一个特点,
喜欢评价别人,喜欢说,譬如:你这个ppt做的太难看了,我十年前做的ppt就比你好看多了,或者
  你啊都三十好几了,还没处朋友,是怎么回事啊,我都替你急死了。你觉得这样的人,他的思维特
点是什么?就是喜欢贴标签,下结论。

    这样的人,并不一定是人品不好,也并不一定是恶意的。也可能他是很热心的,他就是想帮忙。
比如说他看你做的ppt不好看,他来帮帮你,教你怎么做的更好看,比如他觉得你想问题不够周全,
  他来告诉你还有哪几点你没有想到的。他可能是想帮忙,但是他的思维方式,是先把你diss了,
 把你压到一个比较低的位置,来衬托出自己的厉害,然后再来帮助你,或者拯救你。因为僵固型思维
 的人就是喜欢跟别人比较嘛,说你不行,说自己行,这种比较会让他觉得蛮爽的。而这种相处的方式,
 沟通的方式,就会让你觉得不舒服。

大家可以自己反思一下,你在跟同事朋友沟通的时候,有没有这样的问题。如果有的话,可以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。

相反的,还有一种人,是那种在社交场合,不善于说话,看上去比较腼腆、害羞的人。这样的人,我们也遇到过很多。那么我问你,这类人为什么不喜欢在社交场合说话呢,很可能也是因为僵固型思维的影响。因为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害怕别人给自己贴不好的标签,担心自己说错话,所以干脆就不说话,久而久之,就越来越缅甸。

但是如果你用成长型思维来看的话,这就大可不必。说错话没什么大不了的,说都可能说错话。甚至有一种观点,带着哲学意味的观点认为,一句话一旦说出口就必定是错的。为什么呢,因为说这句话的人,和听这句话的人,思维背景都不一样,所以对同一句话的理解,肯定不一样,这样就会带来误读。就是任何话说出来,被误读就是不可避免的命运。那你还担心什么呢?

如果你要改善你的人际关系,如果你要收获一份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,那么你都要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,把僵固型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型的思维模式。

四、教育孩子中,如何应用成长型思维

怎样通过恰当的表达,通过恰达的引导,来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。
通过5个经典的问题来阐述:

  • 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多批评还是多表扬?

在有些人的观念里认为,对待孩子的教育,就应该严格要求,标准越高越好,一旦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,就要批评他们。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特别高,一个小学生如果语文或者数学考了98分,很可能会被批评一顿。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这样的批评真的好吗?
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慎重。不是不能批评,而是要慎重,要注意批评的方式。特别是要避免那些贴上负面标签的批评。假设你的孩子一不小心把一只碗打碎了,你说:“你的手怎么这么笨啊”,这就是一种糟糕的批评。因为你把“手笨”这个标签啪一下贴在孩子的身上。小孩子的记性是很好的,他可能一直会记得这个评价,那么他以后动手做事情的时候,就会畏畏缩缩,不敢去尝试了,他会害怕再次被这样评价。
同样的,如果一个孩子语文没考好,家长或者老师如果对他说:“你的理解能力有点差,比不上班里的谁谁谁”,这也很糟糕,因为“理解能力差”是一种比较固化的评判。孩子如何共内心中认可了这种评判,那么他以后都会活在这样的阴影中。
还有一种批评,我们不认为是批评,但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批评,也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。比如一位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对另一位妈妈说:“我家宝啊,很有数学头脑的,数学天赋比语言天赋要好。”这句话,看上去是在夸自己的孩子,但是隐含的信息是孩子的语言天赋不够好,孩子听了以后可能会捕捉到这个信息,然后就无形中形成了对自己的僵固型思维,以为自己语文没法学得很好。

所以第一个问题,应该多批评还是多表扬呢,显然应该多表扬,多鼓励,因为批评会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,形成他们的僵固型思维,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。

  • 在表扬孩子的时候,是应该多表扬孩子的天赋呢还是多表扬孩子的努力呢?

答案是,多表扬努力。表扬孩子的天赋,也会形成孩子的僵固型思维。你夸自己的孩子聪明,孩子听了当然会很开心,但是这种正面结果只是暂时的,在接下来的种种挑战中,孩子就会想方设法来保持自己的聪明的标签。他便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。如果这种压力一直持续着,累积地越来越大,当孩子承受不住以后,可能会出现一个什么结果你们知道吗?他可能会选择放弃,逃避挑战,厌学,连学都不肯上了,因为他太害怕失败了。

那么什么样的表扬是合适的呢?当孩子考了一个好成绩以后,我们应该说:“恭喜你取得了怎么好的成绩,我觉得你考得这么好,是因为你这段时间学习很努力,方法也用对了,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股学习的劲头。”你看,这就是表扬了孩子的努力,让孩子明白他取得的成绩是努力的结果。那么孩子被肯定努力了以后,他就会继续努力下去。

本来考试的意义对学习成果的检验,检验的是学生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,而不是对一个孩子是不是聪明做出评价。所以考的好了,只是说明孩子下了该下的功夫,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,本来就不是说孩子的智商有多高。如果家长或者老师,把孩子的成绩跟孩子的智力水平联系在一起,就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。不论是被理解为天才还是被理解为笨蛋,都会给孩子造成压力。

  • 当孩子面临了失败以后,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应该怎样安慰孩子呢?

我们想象一个场景,一个本来成绩就非常好的初中生,参加了一次大型的英语演讲比赛,原本是信心满满,志在必得,结果呢没有拿到好名次,那他当然会比较受挫了,那么这个时候家长或者老师说些什么才是比较好的呢。有下面几种安慰的方法,你可以比较一下,看看哪种更好。

第一种安慰是:“虽然你这次比赛失利了,但是在我心中你就是最棒的。”
第二种安慰是:“我觉得评委打分不太公平,所以你才失掉了比赛。”
第三种安慰是:“其实这个比赛也没有那么重要,没拿奖一点都不可惜。”
第四种安慰是:“我觉得你实力已经很强了,下一次比赛你一定能赢。”
第五种安慰是:“我觉得你跟拿奖的几位对手相比,确实有一些不足,我们好好分析一下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做一些提高。”

你觉得哪一种说法是最好的呢。实际上,从成长型思维的角度来说,第五种说法是最好的,因为这是实事求是的在表达比赛失败的原因,并且在想办法帮助孩子,继续提升自己。而前面四种说法呢,都有一点问题。

实际上一个好的教育者,他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,有一条基本的原则,就是不要去评价孩子,而是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。
孩子是一块白板,他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,一切都没有定型。如果大人轻易地去评价孩子,那么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,而且本来就是错的。大人最应该做的,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以帮助,以支持。

  • 当你的孩子犯了错,闯祸了,你该怎么教育他呢?

从一般人的直接反应来说,肯定要骂他一顿,好好教育一下,目的是让他今后不再犯错。但是你从帮助孩子的角度去想,可能就会采取另一种方式,你会跟孩子好好地聊,跟他讨论这个错误,告诉他为什么这件事情不应该去做,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不好的结果,比如说会影响到别人。也就是让孩子理解这件事情,知道为什么对,为什么错,这样通过这件事情以后,孩子就懂了一个应该懂得了道理,他得到了成长。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,他自己就能知道怎样做是对的,怎样做是错的。

  • 家长要给孩子设定怎样的目标

教育的目标狭隘化,比如高考的时候,老师和家长对那些尖子生,就会反复提一个目标,就是你一定要争取考上北大清华。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来说,他们内心中就会形成一个观念,只有考上了北大清华才是成功,考不上就是一种失败。

人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。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,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。你不能用一个狭隘的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孩子。
作为一个家长,一个教育者,当然帮助孩子设定目标是必要的,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个目标变成孩子的枷锁。在设定目标的时候,我们首先要问一句,孩子他自己需要什么。其次,你要问一句,这个目标是不是太高了,或者太狭隘了。

如果我们把考上清华北大或者读上哈佛耶鲁作为教育的目标,那么99.9%的孩子都会变成失败者。这显然不对。一个人应尽其所能发展自己的才能,而他的目标可以是与众不同的,可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设定的,他既不需要成功的标签,也不需要失败的标签,他只要做他自己就可以了。也许这就是教育的应有之义。

总结

成长型思维是一个底层思维模式,对学习、事业、交际、教育等等方面都有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。思维想法的转变,更专注于自己的能力提升。成长型思维的人,一直在努力地提升自己,尽全力来发展自己的潜能,并不在乎曾经的成绩,也不在乎别人是怎样看待现在的自己,因为他们相信,未来的我一定会比现在更加地出色。

文章作者: MarkLin
文章链接: http://yoursite.com/2018/12/02/阅读分享:《设计幸福》/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MarkLin的博客